聚焦聚力“十大重点工作” 奋力争创“全国百强县”·乡村大振兴 秸秆“打包”离田 “生态包袱” 变身“绿色财富”
2022-11-17 10:00:05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方卉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1755

新桂阳11月17日讯(记者 廖诗卉 黄磊)眼下,秋收工作接近尾声, 我县综合统筹助力秸秆离田,秸秆打包机取代“冬天里的一把火”,让“生态包袱”变“绿色财富”,有力促进生态环保和农民增收。

在舂陵江镇社下村的水稻田里,机械轰鸣,秸秆打包机正进行秸秆打包作业。随着机器走过,田间残留的水稻秸秆,被打包机“收入囊中”,“吐”出一个个圆柱形的草子,等待装车离田。从压缩、捆扎到出包,所有程序全部自动化。

桂阳县安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海英介绍道,我们这个秸秆打包机,首先它就是能够节省人工, 还有就是提升这个土地效应。 因为这个秸秆打包机, 它一个小时的工作效率,大概是七到八亩这个样子,但是人工的话就, 他(一个人)一天可能都做不到一亩, 所以说一台机子的效益的话 ,就相当于六七十个人工。

在过去,“秸秆愁”是丰收后的烦心事,农户要么随意抛弃,要么“一烧了之”。如果用人工处理,一亩田的人力成本则会增加不少。如今,水稻收割后随即压缩打捆,不仅省时省力,还可减轻土壤消化干草的压力、减少农作物病虫害,提高整地进度和质量,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。

我种植了水稻30亩 ,以前的稻秆都是用人工 ,就很麻烦的 。现在政府用这个稻草打包机, 来为我们收集这个稻草, 以后就省工省力了 , 节约了人力成本。舂陵江镇社下村农户邹龙贵说。

近年来,我县持续推动秸秆综合利用,以“政府引导、公司主导、农户参与”的原则,按照基层网格化管理调配农机装置助力“秸秆离田”,并从饲料化、肥料化等方面进行多途径、多层次的综合利用,确保秸秆及时处理,变废为宝。

2021 年,我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为 20.81 万吨,综合利用率为 86.10%。今年,我县计划晚稻秸秆离田面积12万亩,秸秆综合利用达到 91.48%。

舂陵江镇党委委员、组织委员王艳表示,“在每个村晚稻收割以后, 引进新技术, 改变了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 。这样不仅减少了火灾隐患, 保护了生态环境 ,同时抢抓了翻耕的时机, 确保明年春耕生产不误农时。

责编:方卉

来源:桂阳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推广
民生
时政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